《宝鸡文理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爷爷的『三本书』

   期次:第438期   作者:■李毅丁   查看:6   

夕阳西下,夏风静静地掠过绿叶,一排排国槐装点着单调的乡间小路。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独自走在归乡路上,从晚霞升起到月光照临,映出几许沧桑,留下一身正气。

这位老人是我的爷爷,一位将有字之书读得很通透的人。可以说是胸中博览五车,腹内广罗千古。

出身贫寒的爷爷自幼便品学兼优,至今读起书来还总是废寝忘食。少年时便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普集高中学习,辛勤地耕耘在有字之书上。

1966 年“文化大革命”爆发,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的阶段,高考制度被取消,不幸的是这一年正好爷爷高中毕业。他很遗憾地换上旧布鞋,眼里泛着泪花,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麦田里,开始了新一年的农忙。但他仍然无法接受,接受这样的偶然。

几个月过后,他在家人的劝说下同意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。并在比别人少复习多半年的情况下,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,成功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。

我的爷爷是一个平凡的人,但是他在“有字之书”上是勤奋的,是成功的,这点是毫无疑问的。

关于“心灵之书”爷爷更是一位政治思想过硬的共产党员,一位关心台海问题的民族主义者,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,一位甘于奉献满身正气的人民教师,一位平易近人理通中庸之道的老者,一位诚实朴素有信仰的知识分子,一位孝感动天亲情盎然的大孝子。

爷爷在“心灵之书”上的造诣,使得他在人生路上从不迷茫。二十多年来,爷爷坚持自己的退休生活三爱:爱看书、爱养花、爱散步。他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,在老年生活里坚持学习、坚持健身、坚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。

他的“心灵之书”还在不断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他规规矩矩守纪,他兢兢业业工作,他踏踏实实做事,他堂堂正正做人。

他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。他教过的学生有远在美国从事高等研究的马志训,有北京大学的高材生马宗强,亦有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工人。各行各业难以计数。在这其中就有我的母亲,我得多位老师,甚至于我的楼管大爷。

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都源于他的“心灵之书”。但我的爷爷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他把“无字之书”真的当做是没有字了。社会是一门学问,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地思考。正是因为没有读好“无字之书”他失去了许许多多更加成功的机会。

年轻时爷爷不懂得人情世故,经常向文教局告校长公款吃喝。他反对一切不正当的行为,甚至为了一些事向教育部写信。爷爷特别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,哪怕面对强权也是如此。

有时他的语言会过于严谨,和书上的话一模一样缺乏口语化和生活化,

“书生气”满满。不过现在看来,爷爷的“三本书”读得还算通透,因为爷爷懂得“两害相权取其轻,两利相权取其重”的道理,忽略了“无字之书”却成全了“心灵之书”。收获了别致的人生境界。

自古出色的历史人物灿若星河,可纵观历史却无人可以完全通透三本书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,即使你所看到领先人物也只是独精通于一两本罢了。人生要学会舍得,这就是智慧,就是成熟。

(作者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0 级学生)

宝鸡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607次访问,全刊已有784254次访问